山东临工:与核心人才“碰撞”出耀眼火花
齐鲁人才 . 2017-02-20发布

面对工程机械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整体性断崖式下滑,制造类企业应如何与核心人才“碰撞”出火花?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用事业留人

制造业中,企业避免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过量流动非常必要。山东临工总经理助理宋晓颖认为,山东临工近三年员工离职率远低于行业10%的平均水平,秘诀是在“吸纳、发展和保留”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模式。

山东临工坚持把人的发展放在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,针对不同层级人才需求,构建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培训体系。宋晓颖说:“除了通过企业项目提供培养平台和轮岗学习机会,临工还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,有计划地选拔专业人才交流学习。比如,为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,临工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大数据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”此外,山东临工还开展入职大学生见习、技师工作站计划、导师带徒制活动、“1511”人才工程,多措并举,创设学习动力圈,提升员工敬业度与价值实现感。

经过多年探索实践,山东临工已形成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的选拔聘用环境,建立“能上能下”的竞争淘汰机制和涵盖技能、技术、销售、管理职称、管理职务的“五级五通道”职业发展模式,为员工创造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历练的职业平台。

挖掘机事业部班组长孟祥登2003年进入临工,从基层焊接工人做起,如今已成为一级技师,并且是临沂开发区岗位标兵、临沂市先进班组长。孟祥登的经历可以看作是上千临工人职业生涯的缩影。目前,山东临工共拥有以全国劳动模范邱峰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恒良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500余人。

以创新育人

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所总结提炼的“一全二创三结合”创新管理模式曾受到广泛赞誉。何为“一全二创三结合”?它又有何神奇之处?

总经理助理徐进永介绍说,“一全”即全员参与,“二创”即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,“三结合”即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生产工人相结合,营造内部联动的创新氛围。

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理念;技术人员思维缜密,掌握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与技术;各生产环节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改进,一线员工最清楚,他们提出的点子出其不意、切中要害,更有实效。对企业而言,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优势互补,就能实现“1+1+1>3”。

持续改善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,并融入临工人的血脉,渗透到企业基因之中。公司生产及管理人员利用头脑风暴发掘改造项目,采用项目认领法自组改造团队,携手攻克难关。

在临工,公司处处都是“技改达人”的用武之地,每条产品线每个工位都有创新亮点。大到刚刚荣获2016年度山东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的“AGV研发与应用”,小到把一件工具从左边改到右边,只要更顺手,更安全,更省力,就是一个创新。

陈明全尾气自动抽排装置、张在才智能搬运机械手、乔良雨直接挡油缸助力机械手……3年来,山东临工技改创新项目命名表彰已经进行了多次,先后有60项创新成果以员工姓名命名。临工涌现出大批熟悉机、电、液、控制技术的改造能手,员工实施的改善革新项目每年达2万条以上,重大技术改造完成项目呈几何倍数增长,临工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200万元,处于国内同行业最高水平。

靠文化聚人

王志中说,企业文化建设是“一把手工程”。作为“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”,临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工作、经营管理、品牌建设“三同步”,涵养发展之源。

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周维升介绍说,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,建立专职机构——企业文化建设中心,在工作体系搭建、资金设备保障、核心理念宣传、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不断完善。

2016年国庆节,600多个职工家庭、2300余人相聚工业园,参与临工企业文化建设的“保留曲目”——“职工家庭日”活动。各事业部提前优化路线并安排专人讲解,确保当日车间正常生产的同时员工家属能够步行进行开放式参观。从忙碌的流水线、工作台、试车场,到智能高效的生产设备、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,家属们看到了公司推进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的累累硕果,感受到了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气象。

“一开始听说今天爱人要上班,没时间陪我们,心里还有点不痛快。参观后才真切体会到了他的实际工作状态。”一位零部件事业部职工家属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体谅、理解。

山东临工摆脱“机械制造”给人带来的冰冷感与隔离感,在管理上代之以浓浓的人情味,精准切入“家文化”。举办家庭日活动正体现出临工通过营造“家庭感”来凝聚人心的良苦用心。

不仅如此,近年来,临工持续深化厂务公开、民主管理,严格执行法律规定,关注职工诉求,提升福利水平,企业凝聚力、向心力不断增强。去年,临工获得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“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”荣誉称号。

零部件事业部驱动桥车间员工殷自飞突患大病,2016年11月4日,山东临工在全公司发起捐款倡议,广大职工慷慨解囊,共筹集善款159214元……这一切,都来自临工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蒙山巍巍沂水长,40多年来,在山东临沂这片红色热土上,山东临工从默默无闻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企业、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2016年,山东临工品牌价值达到198亿元。(记者李浏清通讯员刘伟鹏)